5月4日,2023年“齐鲁最美青年”发布。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专访过的山东沂南县孙祖镇中心小学教师刘玉瑞是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位乡村教师。
得知消息后,刘玉瑞第一时间向《青年说》栏目分享了他的喜悦,“今后,我要继续把资助困难学生的项目开展下去,同时还希望在家庭教育方面给需要的学生一些指导,让他们真正能够感恩社会,长大了也去做个好人,做个好老师,把爱心传递下去。”从教12年来,刘玉瑞累计为300余名贫困学生申请到爱心物资,同时以受爱心人士委托的名义默默资助多位沂蒙山寒门学子完成学业、走出大山。
时间回到2011年,刘玉瑞放弃了留校机会,通过教师招考如愿成为沂蒙山的一名乡村教师,“求学路上,我遇到非常多的好老师,他们在生活上给我很多帮助,所以我决心长大后也要做一名好老师。毕业后,想到家乡的英语教育发展得较为缓慢,我就回来当起了英语老师。”
他最初所在的石门小学,是沂南县最偏远的乡村学校之一,当时学校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较多。感受到山里孩子特别困难,刚刚加入到沂南县义工协会的刘玉瑞,决心通过项目为特殊家庭的孩子争取资金。
白天上课,下班饭后,刘玉瑞就坐在电脑前忙碌起来。资助贫困学生公益项目需要收集、审核,并录入学生信息,刘玉瑞自告奋勇把这份“枯燥”的活儿揽了下来。从姓名到身份证号,从家庭困难情况介绍到学生心愿,他要逐字审核修改,“有的表述不清,有的留错联系方式,这就需要重新向老师和家长核实,必要时还得去学生家里走访。”
在这期间,因为要及时向基金会提报受助人户口页照片、打款的银行卡账户信息等资料,刘玉瑞还多次被家长误解过,有时甚至被当成“诈骗分子”辱骂,“有一次是妻子正在产房生产,我躲在洗手间里给家长做通的解释工作。”
即便遭遇过很多的不理解,但刘玉瑞还是想尽办法取得家长信任,“差最后一步就能打款到贫困孩子家庭账户上,我不想放弃任何一个结对机会。结对成功后,虽然1000元钱并不算多,不能从根本上为困难家庭解决问题,却能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夜深人静整理档案的时候,每当看到和自己有着同样遭遇的困难学生,刘玉瑞总是忍不住掉泪。
如今,刘玉瑞已经整理报送了1309个孩子信息,有126个结对成功。当看到一张张拨付到受助家庭账号的银行流水单,听到一个个受助学生考上大学的消息时,刘玉瑞再开心不过,但他同时为没结对成功的困难学生揪心着。
看到一些特别困难、却没能结对成功的家庭,刘玉瑞就挑选出其中最亟须帮扶的孩子,挨个和家长取得联系。怕伤及受助家长和孩子的自尊心,他以受爱心人士委托的名义给受助孩子家长微信转账,去年默默为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捐款一万多元。
今年是刘玉瑞从教的第12个年头,他的心愿是让每一个孩子们都能享受到在校学习的快乐,让他们感恩社会,长大后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实现这个愿望,我今后要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开展好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实施资助家庭有困难学生的公益项目,在爱心物资和家庭教育方面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孩子。


